德州儀器、意法半導體、羅姆最新財報出爐

作者 | 發(fā)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06 日 20:39 | 分類 企業(yè)

近期,德州儀器、意法半導體、羅姆三家半導體大廠公布最新財報。受汽車、工業(yè)市場需求低迷影響,三家公司財報不及外界預期,引發(fā)市場擔憂。不過,在汽車電動化浪潮下,碳化硅依舊為相關廠商做出了貢獻。

羅姆

source:集邦化合物半導體制作

01德州儀器

德州儀器2024年第四季度營收約為40億美元,同比下降2%;凈利潤約12億美元,同比下降12%。2024年全年,德州儀器營收156.41億美元,同比下降12%;凈利潤為65.1億美元,同比下降26%。

德州儀器

source:德州儀器

德州儀器首席執(zhí)行官Haviv Ilan表示,工業(yè)領域的自動化和能源基礎設施仍在下降,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對“普通”半導體(AI芯片之外的產品)需求帶來了影響。

中國市場是德州儀器的重要市場之一。2024年第四季度,德州儀器在中國市場的收入環(huán)比和同比均有提升。在汽車領域,中國以外區(qū)域的汽車市場疲軟,中國市場的增幅不足以彌補其汽車業(yè)務在另外三大生產中心(歐洲、日本等市場)的下滑。

德州儀器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在37.4億美元至40.6億美元之間。

2024全年德州儀器資本支出為48億美元,占收入的31%,主要用于建設新工廠和擴充產能。2024年德州儀器投資建設多座新工廠,包括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和猶他州的晶圓廠,工廠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全面投入運營,以滿足包括汽車、工業(yè)和通信設備在內的長期需求。

02意法半導體

意法半導體2024年四季度銷售收入同比下滑22.4%至33.2億美元,毛利率為37.7%,營業(yè)利潤率為11.1%,凈利潤為3.41億美元,同比下跌68.4%。

意法半導體

source:意法半導體

2024年意法半導體營收為132.7億美元,同比下降23.2%,工業(yè)和汽車領域的收入下滑尤為嚴重。不過,汽車業(yè)務中碳化硅領域取得了關鍵突破,營收達到11億美元,第四代SiC MOSFET技術性能領先,并與吉利等客戶簽訂長協。

展望2025年第一季度,意法半導體預計凈收入為25.1億美元,同比下降 27.6%,環(huán)比下降 24.4%,毛利潤率約為 33.8%。

業(yè)界指出,意法半導體的業(yè)績下滑主要是受到歐洲汽車等市場低迷影響。值得一提的是,近年意法半導體與中國相關公司的合作較為緊密。去年11月21日,意法半導體宣布將與中國第二大晶圓代工廠華虹集團合作,計劃在2025年底在中國本土生產40nm MCU。2023年6月意法半導體宣布與三安光電在重慶成立一家合資制造廠,進行8英寸碳化硅 (SiC)器件大規(guī)模量產。該項目計劃于2025年開始生產,預計將于2028年全面落成,達產后可生產8英寸碳化硅晶圓10000片/周。

03羅姆

2月3日,羅姆公布2024財年前三季度(2024年4月-12月)合并業(yè)績,銷售額為3446億4200萬日元,同比下降3.0%,凈利潤同比下降99.5%。雖然在汽車市場,SiC的銷售有所增加,但由于EV市場需求低迷,整體增長低于預期。

羅姆

source:羅姆

此前,該公司預計2024財年將出現60億日元凈虧損,這是自2012財年以來公司首次面臨全財年虧損。

為應對風險,羅姆在1月17日宣布了重要人事變動:現任總裁兼首席執(zhí)行官松本功將于4月1日卸任,由高級常務執(zhí)行官東克己接任。

東克己自1989年加入羅姆,曾在分立器件生產部門等多個關鍵崗位任職,并于2023年成為羅姆阿波羅公司總裁。他在質量把控、生產運營和通用器件業(yè)務方面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,被認為是引領羅姆未來發(fā)展的關鍵人物。

據東克己公開表態(tài),羅姆將在功率半導體領域加大投入,尤其是碳化硅(SiC)技術。業(yè)界認為,隨著全球對功率半導體需求的快速增長,尤其是在汽車和工業(yè)領域的應用,羅姆的SiC技術有望成為其未來增長的核心驅動力。(集邦化合物半導體整理)

更多SiC和GaN的市場資訊,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:集邦化合物半導體。